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顺义综合实验基地(以下简称“基地”)于2021年8月6日正式投入运营。基地是我院首个大型综合性科研实验基地,是聚集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,对于院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起着重要支撑作用。
一、工程建设
基地建设工程于2011年报部并被列入交通运输部《公路水路交通运输支持系统“十二五”建设规划》,于2013年取得国有土地使用证,于2017年1月10日开工建设,在院统一部署领导下,克服新冠肺炎疫情、雾霾天气等不利因素影响,各参建单位精诚团结,迎难而上,保质保量的完成工程建设内容,最终于2020年10月通过竣工验收,于12月完成工程结算。
基地位于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一街5号院,占地面积33666.7m²(50亩),总建筑面积为25274.55m²,工程总投资为17319.26万元。基地建成后形成了“三环三区三场”的建筑格局,其中“三环”指三条环形主干道,“三区”指室内实验区(1号、2号、3号实验楼以及环境实验室)、室外实验区(实验A区、实验B区)以及生活配套区(智远楼),“三场”指迎宾广场、科技广场以及生活广场。基地总平面布局图及现状图如下。
图1 基地总平面布局图
图2 基地大门
图3 1号实验楼及迎宾广场
图4 1号实验楼与2号实验楼间晚樱步道
图5 3号实验楼
图6 1号实验楼地下停车场
图7 1号实验楼学术报告厅
图8 1号实验楼1号会议室
图9 1号实验楼休息区
二、科研布局
基地围绕工程技术与检测认证、城市交通与轨道交通、绿色交通与旅游交通、交通安全与应急保障、信息技术与智慧交通等业务领域,基地初步形成了以交通工程安全应用技术实验室、沥青分子工程实验室为主,兼顾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技术、交通建设与运营安全、交通环境保护等业务特色的科研实验布局,科研实验条件较为先进,有利于各实验室开展科技成果转化、提高开发应用水平。
三、运营管理
基地于2021年8月6日正式投入运营,自启动运营以来,基地运营管理中心在建章立制、防疫应急和卫生、物业服务、基础设施完善、综合治理等方面加强管理,与高丽营镇政府、金马工业区管委会等相关部门建立了良好的联络协调机制,为基地运行做好各项保障工作。目前,基地通勤班车已正常运转,临时餐厅已开通自助午餐,并将视工作情况适时加开早晚餐,职工值班用房、文体活动室已投入使用,其他生活配套设施不断完善。此外,基地注重加强文化建设,开展文化活动,响应院文体协会号召组建基地文体俱乐部,并加大新闻宣传力度,为院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氛围。
图10 为基地实验楼安装楼体大字
图11 组织基地消防应急演练
图12 布置文体活动室
图13 安装电动车充电车棚
图14 职工体验在自动售卖机购物
图15 布置职工值班用房
图16 职工在临时餐厅就餐
图17 职工搭乘基地通勤班车
四、运营展望
立足当下,展望未来,基地下一步将致力于打造具备“科技创新、开放科普、温暖贴心”三个特色的基地。
打造科技创新基地。基地将紧密围绕交通强国建设需要,聚焦院主要业务领域,深入开展科技创新研究,大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,为部及行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决策参考。
打造开放科普基地。基地将秉承合作开放的原则,与行业内外单位开展交流合作,与顺义地方相关部门结对子,共学习,谋发展;利用好已有资源,面向公众开展交通行业科普教育活动,为实施“科教兴国”战略奉献力量。
打造温暖贴心基地。基地将依托信息化管理手段提高基地整体运行效率和水平,致力于提供规范化、精细化、人性化的物业管理和运维保障服务,让职工切实感受到贴心舒适、温暖如家。